京東完成收購佳寶 正式進軍香港 三天商品全部八折

繼超180億元要買下德國電子產品零售商Ceconomy後,京東又有了新動作。

8月15日,京東正式宣布完成香港佳寶食品超級市場(以下簡稱「佳寶」)的收購。

值得注意的是,7月有媒體爆料稱該收購協議已於4個月前完成簽署,交易總額達40億港元,涵蓋佳寶零售網絡、物業資產及分批支付條款。彼時,《科創板日報》透過獨家信源獲悉,實際交易金額遠不及傳聞那麼大,後續京東將透過供應鏈優勢,進一步豐富香港零售消費市場的優質供給,具體官方資訊或在8月份公佈。

不過,此次京東對外的新聞稿中並沒有對外公佈具體的收購金額,《科創板日報》記者向京東方面發去採訪需求,截至發稿,暫未獲得回應。

佳寶於1991年由林曉毅創立,前身為 “佳寶凍肉超級市場”,主打平民化路線,以低價凍肉吸引消費者。截至目前,佳寶在香港擁有約90家門市,其中41間在新界,九龍區有32間,港島有17間,遍布全港各區,員工總數逾1000名,主營涵蓋各類急凍家禽肉類及海鮮和糧油雜貨新鮮蔬菜水果等商品。

《科創板日報》記者註意到,在此次交易曝光前,在2024年「雙11」期間,京東就宣布將與日本城、佳寶等香港企業深化合作。今年4月,京東在香港啟動本地商家招募計劃,再次列出佳寶食品等作為合作方之一。

《科創板日報》記者從京東方面獲悉,收購完成後,京東集團正式成立創新零售-佳寶業務部,並委任香港佳寶創辦人林曉毅先生出任該業務部負責人。

「佳寶在香港網點不算多,市民常去的還是百佳、惠康。」在香港生活了10多年的李先生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京東收購佳寶後,期望」商品便宜又好「。

事實上,京東在中國香港市場動作頻頻。

去年9月,京東宣布初期15億元重投香港市場,用於商品價格、物流補貼、服務最佳化。香港消費者購買京東自營商品,滿188元人民幣免運費、最快隔日達。

今年3月,京東在香港又宣布啟動新一輪投入,面向當地消費者推出「買貴就賠」服務,並涵蓋自營全品類商品。同時也首次在香港針對家電商品實施大規模補貼策略,並提供自營家電「30天內包退、180天內有壞換新」、「一件包郵」等服務。

橋君(香港)出海諮詢有限公司創辦人劉佳君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家企業進入國際(區域)市場,其中最常見的市場策略就是收購當地企業,能利用被收購企業的品牌、門市網路、資產和資源,能快速適應本土化(當地化)。

在劉佳君看來,當前,香港消費者北上至深圳、珠海等地消費的趨勢與內地品牌加速進駐香港市場的態勢形成雙向互動,正深刻重塑當地零售業的競爭格局。京東的供應鏈與物流體系,結合佳寶在香港本土的門市網絡,可以透過產地直採、物流優化等方式降低成本,以更具競爭力的價格吸引此前偏好北上消費的香港客群;另一方面,借助線上線下融合的模式,增強對本地消費者的吸引力。

「更為關鍵的是,京東此次收購可能成為內地商業力量規模化進入香港市場的信號。一旦該 「供應鏈輸出 + 本地資源整合」 模式被驗證可行,預計將有更多電商及零售企業跟進佈局,這或將推動香港從國際品牌的中轉樞紐轉變為內佳地供應鏈出海的試驗基地,進而推動香港從國際品牌的中轉樞紐轉變為內佳地供應鏈出海的試驗基地,進而晉升服務整個產業實現效率。